第二临床医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四期】

发布者:第二临床医学院发布时间:2023-07-18浏览次数:34

“医路生花”服务队

       7月15日及16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医路生花”服务队分别赴汶上县义桥镇前张吾村与汶上县科技馆,感受非遗“蝌蚪文”传统文化精髓与新时代科技创新精神的碰撞。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队员们走进前张吾村“蝌蚪文”传承人王元鼎先生家中,映入眼帘便是满屋因笔画头粗尾细,形式蝌蚪而得名的“蝌蚪文”。那一张张泛黄的纸页,似乎在诉说着蝌蚪文传承至今日的艰辛坎坷;而那一块块饱经摧残的而又象征着永恒的石碑,也体现着非遗文化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依旧熠熠生辉。王老先生对服务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现场写下“天道酬勤”四个大字赠与队员们,一笔一画间尽显王老先生对年轻人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王老先生还向队员们展示了《沁园春·雪》《观书有感》等其他“蝌蚪文”书法作品,在他的笔下,古老的“蝌蚪文”文化逐渐复苏,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结晶在纸页上重新凝结。

      “非遗传承过去,科技连接未来”。如果文化振兴是灵魂,那么科技创新便是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走进汶上县科技馆,队员们参观了“人体拼图”“行星秤”等展品,通过大屏幕观看钱学森、袁隆平、霍金等伟人的感人事迹,切身感受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一号”的飞天神话和“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全球梦”的艰辛历程。“启智,寻知,创想”,队员们在此次科技之旅中不仅触摸到了真实的科学,更在探索中感受着科技的魅力。

       汶上古城不仅坚持保护传承“蝌蚪文”等非遗文化,深植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同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与时代发展的浪潮保持同频共振。队员们深刻领悟到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持赤诚之心,注重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科技创新为时代发展的底色,让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迸发更绚烂的火花。

 指导教师:刘亚群

 通讯员:陈积玮

“医梦儒乡”服务队

       7月15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医梦儒乡”服务队赴曲阜市王庄卫生院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参观医院国医堂、百草轩,志愿服务中医门诊病人,零距离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曲阜市王庄卫生院中医康复科,服务队成员协助门诊区、理疗区及针灸室和艾灸室等科室为病人提供中药足浴、针灸推拿等志愿服务,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供帮助。实地感受科技创新与传统中药相结合的魅力,在药香中学习全自动煎药机和康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同时,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了解病人的诉求,以疗效为根基输出中医文化和养生理念。现场参观、临床见习了国医大师石学敏所研制的治疗脑卒中方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独特疗效,服务队成员意识到传承发扬传统中医文化的重要性。

       服务队成员走进“百草轩”,零距离观察各种鲜活的草药。服务队成员以认识各种草药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一步促进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采摘中医药后,服务队成员走进中医药馆,学习中医缘起,体验中医药制药过程,学习抓药、称重、碾药制药过程,领略本草魅力,感悟中医力量。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服务队成员以新生的医学力量将书本理论落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创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大国中医“传承创新,精诚济世”的宗旨。在未来通过“中医+西医”的模式满足患者健康和养生的需求,传播健康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指导教师:周凡静

 通讯员:于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