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与检验学院的前身为2014年11月25日成立的第二临床学院;2016年8月25日更名为第二临床医学院;2024年10月23日整合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超声医学科、输血科、血管肿瘤介入医学科、介入放射科、放疗科以及学校医学检验所等,更名为医学影像与检验学院。

学院下设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4个行政科室;业务管理执行“院-系-教研室”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医学影像学系(含医学影像诊断学教研室、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超声医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医学检验系(含血液学检验教研室、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临床免疫学检验教研室、分子诊断学教研室、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研室、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研室、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教研室、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和医学检验所。

学院现有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52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省特色专业、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骨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3门,省在线开放课程5门,校级数字课程7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

学院现有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邹城市人民医院、金乡县人民医院、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淄博市第一医院等7家实践教学基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医学影像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国际先进的PET-CT、3.0TMRI、CT、血管造影机、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等影像设备,同时配有科研后处理工作站,满足日常教学及科研需求。医学实训实验中心建有先进的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室,包括数码显微镜互动室、仪器室、学生实验室等。拥有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URIT-500B尿液分析仪、紫外凝胶成像系统、美国MD-Emax Plus酶标仪、贝克曼荧光定量PCR 、气质联用仪等设备,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16人;“香江学者”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博士后基金1项,其他省级项目14项,市校级项目14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外观设计应用成果3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77篇,其中SCI论文44篇,中科院二区以上高水平论文33篇;出版临床医学专业5+3“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1部;获省级科研奖励8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多项。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2人获“人卫杯”全国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授课技能竞赛一等奖,1人获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学院秉承“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治学理念,扎实推进“一融双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湖畔”系列育人品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第三党支部为山东省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几年,学生在临床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得奖励9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等专业学科竞赛中,20余人获奖。在山东省高校医学检验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团体奖及个人奖.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100余名学生获得省市级表彰。

学院立足新时代,坚持守正创新,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着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